发布时间:2022-12-14浏览次数:518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指引新时代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新征程上,广大青年面向国家所需,挺膺担当、勇于进取,以拼搏激发创新动能,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一代代青年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个国庆假期,学校实验室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迸发着与时间赛跑的青春力量。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科研团队用5个月的时间从“0到1”,完成我国首个海上火箭发射装备数据模型建立,为保障海上火箭发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他勉励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总书记的嘱托,让师生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身处科技前沿,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与“国之重器”并肩作战,潜心研究攻关。青海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4000米,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时域巡天望远镜便坐落于此,凭借它可捕捉记录到以往难以观测到的天体。但这里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几乎没有树木生长,被誉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今年27岁的工程师李生学参与了这一科学装置的建设、运维全过程,每天他和团队都要驱车近百公里,经过海拔2000米的高差进行设备调试。
面对恶劣的环境,小李选择用青春坚守。时域光学天文观测通常需要在暗夜环境下进行,自从试观测以来,他和同事们目前已经在一个个深夜完成了上百个天区的观测,获得了上万张高清天体图像。
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面向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青年积极投身“新赛道”。今年25岁的曾国洋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3年前他和一群“00后”组建团队进行大模型技术构建,希望让中国自主研发的大模型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面向前瞻性基础研究,中国青年潜心甘坐“冷板凳”。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前,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队凯旋。团队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博士后董卉子先后两次出征北极,这次长达78天的远征中,董卉子在科考船上搭建起实验舱,下船凿冰取样,上船立即实验,抓紧每一分钟展开数据的分析和比对。
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浪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
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室内乐组合之一,上海四重奏携手青年指挥家孙一凡及上海交响乐团,2日晚现身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盛宴——对作品细腻处理之余,还有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的炫技。
10月2日晚,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四重奏联袂新晋指挥家孙一凡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图为演出现场。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1983年,四位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音乐家成立了一个弦乐四重奏组合并命名“上海四重奏”,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四重奏室内乐走向国际舞台的开始,也开启了他们此后长达四十年全球的精彩音乐之旅。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上海四重奏于2001年便登上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并获得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称号。2023年是上海四重奏成立40周年,在此之际再度登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联袂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执棒的上海交响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一起呈现“音乐·青春·未来·态度”。
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此次由孙一凡执棒,是老牌乐团与新晋指挥的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合作,彰显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助力青年艺术家发展的理念,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世界聆听来自中国青年音乐家的声音。
10月2日晚,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四重奏联袂新晋指挥家孙一凡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图为指挥家孙一凡。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首次站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的孙一凡表示非常激动,坦言自己是抱着观摩和学习的态度来的。
继去年11月首度合作之后,第二次与孙一凡合作,上海四重奏的四位音乐家都竖起了大拇指,“不管从音乐的理解、技术的执行,还是合作的态度上,他都让我们非常放心。”
当晚,音乐家们分别呈现了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的《兄弟》,标志着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正式开始的《普尔钦奈拉》组曲,弦乐四重奏这一音乐形式登峰造极之作的贝多芬的《大赋格》,以及当代作品约翰·亚当斯的《绝对玩笑》,让观众在细腻的处理和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的炫技中,感受他们赋予经典作品无与伦比的新鲜魅力。
10月2日晚,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四重奏联袂新晋指挥家孙一凡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图为演出现场。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这四首看上去画风迥异、毫不相干的作品,为何会被放在同一场音乐会里?谈及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时,孙一凡介绍,《绝对玩笑》的灵感源于作曲家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尔钦奈拉》组曲,这部组曲是斯特拉文斯基根据18世纪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的音乐片段而改编的,令亚当斯感到震惊的是斯特拉文斯基从200多年前的音乐中提取片段和素材,但能创作出具有自身鲜明风格的作品。这种化用手法给了亚当斯灵感。因此,他决定从最喜欢的贝多芬音乐中借用一些素材和灵感。在《绝对玩笑》里,观众能够听到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比如《大赋格》的部分片段,还有他著名的《第九交响曲》中第三乐章八度大跳等。于是,从约翰·亚当斯的《绝对玩笑》出发,延伸出了三条有关的支线,分别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尔钦奈拉》、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和阿沃·帕特,它们组成了本场音乐会的全部内容。(完)